重庆:碧水绿树映山城
碧水绿树映山城
经济日报记者 吴陆牧 冉瑞成
初夏时节,重庆城区碧空万里。从重庆环球金融中心高层观景台上远眺,两江碧水与蓝天白云相互映照,风光秀美。过去,重庆的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,如今蓝天白云已经成为“常客”。监测数据显示,2021年重庆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6天,比2017年增加23天,其中“优”的天数达历史最好水平。
重庆空气质量日益改善,得益于近年来持续推进产业优化、能源调整以及污染减排等精细化、系统化治理。
在不少人眼中,水泥行业一直与高能耗、高污染等词汇形影相随。但记者近日在重庆璧山区的冀东水泥璧山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看到,花园式工厂里绿树成林、绿草如茵,处处鸟语花香。
“近年来,公司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开展了窑尾烟气脱硫、SCR脱硝深度治理等一系列环保提升综合治理项目,显著降低了颗粒物、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。”冀东水泥璧山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作为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,璧山区近年来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优化调整产业结构,以钢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,引导企业开展清洁化、循环化、低碳化改造,配套改进生产工艺,从源头上减少工业污染物产生和排放,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升。
“我们建设了污染源在线监测平台,对辖区涉VOCs、颗粒物排放的重点企业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,深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。”璧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曾利维说,目前璧山区已在81家企业建成200个视频监控,29家砖瓦窑企业实现了废气在线监测全覆盖。
记者了解到,去年重庆强化工业、交通、生活污染源控制等,淘汰治理老旧柴油货车9.5万辆,新增新能源汽车5.4万辆;完成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治理337家、重点行业企业深度治理20家、锅炉清洁能源改造和低氮燃烧改造185台、涉气中小微企业综合整治8100余家;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430个;抽测1260家餐饮业油烟,新增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01平方公里。
此外,重庆以督导帮扶和区域联防联控为重点提高污染应对能力。“近年来,重庆持续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行动。”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去年重庆发放了臭氧污染控制告知书4万余份,开展市级执法监测1100余家;实施空气质量日预警、周调度、月通报、季约谈,现场指导企业3200余次,帮扶解决问题5000余个,移交问题线索6300余个。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 国投洋浦油储、国投洋浦石油储备与京博(海南)新材料签约
2022-05-27 18:00 - 文昌市高效高质办理海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信访件
2022-05-20 18:00 - 南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正式启动
2023-10-24 02:00 - 福州法院集中宣判3起毒品犯罪案件
2022-06-24 18:00 - 衡水市桃城区税务局:税小桃“一对一” 定制服务暖人心
2022-05-25 18:00 - 2023特步晋江马拉松赛鸣枪开跑
2023-12-06 02:00
推荐阅读